“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旧年的最后一缕余晖隐没于地平线,新春的第一缕曙光便迫不及待地穿透云层,洒向大地。在这万象更新之际,蛇舞新春的祥瑞之景翩然而至,福运满盈的祈愿也随着袅袅炊烟,弥漫在华夏大地的每一寸角落。
春节,于华夏儿女而言,是一场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盛大仪式。它宛如一条坚韧的纽带,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将分散在五湖四海的游子紧紧牵系。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岁月怎样变迁,那阖家团圆围坐于饭桌前的温馨画面,始终是春节最动人的篇章。老人们脸上沟壑纵横,却因儿孙绕膝而绽出菊花般的笑靥;孩童们穿着新衣,手持鞭炮,嬉笑玩闹间尽是童真无邪。一家人推杯换盏,分享着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在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中,品出生活的真味,咂摸出团圆的珍贵。
记忆中的春节,总是伴随着忙忙碌碌的筹备。扫尘,那是一场辞旧迎新的大扫除,以扫帚为笔,以清水为墨,将屋舍的每一处积尘清扫干净,寓意着扫除旧年的晦气与阴霾,迎来清朗亮堂的新岁。写春联更是年俗中的文雅之事,大红的纸张铺展,饱蘸浓墨的毛笔挥毫,笔锋游走如龙蛇,或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对仗工整的词句里,满是对来年的美好期许,既有对岁月静好的祈愿,又饱含着奋进向前的力量。贴上春联,那鲜艳的红便成了新春最明艳的底色,映照着家门,守护着团圆。
走亲访友亦是春节的“必修课”。拎着精心准备的礼品,踏过积雪初融的小径,或是穿过热闹熙攘的街市,叩开一扇扇熟悉的家门。主人们热情相迎,瓜子糖果堆满桌,寒暄笑语暖人心。在这一来一往间,亲情得以延续,友情愈发醇厚,邻里间的情谊也如同陈酿,在岁月中愈发香浓。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社交美学,以真心换真心,于细微处见温情,在你来我往中编织起一张紧密的人情大网,兜住了人间烟火,留住了岁月温柔。
而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春节被赋予了更为多元的内涵。青年学子们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正以独特视角为传统春节注入新鲜活力。创意集市上,以春节元素设计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融入生肖蛇灵动造型的首饰、印有年俗图案的帆布包、以传统年画配色为灵感的国潮风暴……传统与时尚碰撞,古老文化借由现代设计重焕生机,让春节不仅是家中的温馨聚会,更是潮流风尚的展示舞台。
网络空间里,一场场“云春节”的盛事同样热闹非凡。相隔千里的亲人通过视频通话共贺新春,异国他乡的游子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家乡年俗,让全球目光聚焦中国春节。线上的春节联欢晚会互动区,天南海北的观众实时交流观感,妙语连珠间,是文化共鸣的回响。青年们用代码、用影像、用文字,搭建起虚拟的“年味儿”天地,让春节突破地域、跨越时空,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扇窗。
蛇舞新春,舞动的是希望的旋律;福运满盈,承载的是美好的期许。当我们在传承古老年俗中体悟先辈智慧,于创新表达里彰显时代担当,春节便不再仅仅是一个节日,而是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坐标。它召唤着我们在新的一年,如灵蛇蜕皮般褪去慵懒与懈怠,向着梦想昂首挺进,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福运之花,让中华大地岁岁常欢愉,年年胜今朝。 愿以青春之我,执守传统年俗之火把,燃亮新时代奋进之路,待来年新春,再看山河锦绣,福泽绵延。
此刻,窗外烟火正盛,蛇年的祥瑞已悄然落满肩头。这场文字的盛宴虽渐近尾声,可那些跃动于纸间的福运,将带着新春的蓬勃,融入日常,化为力量,激励我们向着未来踏歌而行。愿你我怀揣温暖与希望,岁岁欢愉,年年胜意,待来年新春,再续华章,共赏繁花!
(文/黄炽炽 审/吴雨儿 核/钟棵 发布/何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