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学生发展 | 党群建设 | 管理校友 
 
 
 
 
 
 

 

 
当前位置: 首页>>新首页>>文学天地>>正文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2025-03-04 19:05 黄璐璐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又是新的一年,我们辞别旧岁,即将迈上新的征途,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我总是想起许多年的回忆。在以往的岁月里,年的记忆总是占着大头,新年被我们赋予许多含义,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被寄托在许许多多事物上,而这些事物又逐渐成为文化载体,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贴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联是我们民族对于祈福消灾的美好盼望。临近新春时,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了春联,整个村子被红色装点的喜气洋洋,站在其中可以真切地感觉到年来了。对于春联对联的选择,也是有门道的。临近新年,街道上会有许多老大爷摆上个小摊子边写边卖,家中有孩子尚在求学时,大人会求上一副“学海无涯勤为岸,云程有路志为梯”,横批“学无止境”,家中旧年不顺时总会拿上一副“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

也曾尝试过写春联,几个人在大爷们鼓励的目光下硬着头皮模仿着他们的姿势,研墨正姿,却又控制不住地手抖,歪七扭八的仿上一句“立凌云志”,几个小伙伴相互瞥上那么一眼都忍俊不禁。每每要写上很久很久,才能得那么一副尚可入眼的对联,又不好意思挂起来与旁的春联对比,只好在长辈的调笑中抢过藏起来。

新换的春联往往要带着主人家美好的愿景贴上一年,等来年春来时,才会结束自己的使命,在一个新的期盼下辞别。

“守岁”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说到年,“春晚”必不可少。除夕饭后,一家子人总是聚在电视机前,盯着那方寸大的屏幕,一边闲聊一边看。听歌手婉转动听的歌声,观舞者轻盈飘逸的舞步,猜于谦出神入化的魔术,看演员惟妙惟肖的演出,同主持人一起倒数,听新年的钟声响起。有时熬不到零点,睡眼朦胧,却不想错过,迷迷糊糊的看,前边还是赵本山的小品,后头一睁眼就是家里人的哄笑。这一天,家里热热闹闹的,长辈们难得同意我们晚睡,一家人聚集着等新年。母亲说除夕夜要守岁,是为了驱邪避害,辞旧迎新,年岁渐长,我逐渐明白,守岁更多是家庭团聚的时刻,是我们民族对于时间、家庭与传统的敬重与传承。

窗台外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诗人笔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照在了实处,长辈喜欢在钟声响起时说上一句“又长大一岁了啊”,又会在这一片热闹之中催促我们睡觉,要为新年一早的“行大运”做个准备。

“行大运”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还记得,当时还小,尚且跟随父母留在家乡。一到新年,母亲早早便把我叫醒,为我穿上新衣,替我洗上一把脸——这时的犯懒是被允许的,母亲到新年总是格外温柔。当我穿戴整齐时,她会给我塞上一个红包,带着我们出门“行大运”。村子里很热闹,爆竹声此起彼伏,散落的纸弄得地上红澄澄的一片。人也格外的多,父母带着我们在村子里走,几乎一家停一次,而那些平时见不到的亲戚朋友此时“突然”出现,弯腰给我们递上红包,我们再说上几句吉利话就可以躲在母亲母亲身后听他们寒暄。那时,我们“行大运”总是花上整整一天,回到家中时累得不行。

再后来,我们逐渐长大,为了求学,父母带着我们在市里定居。在这边亲朋好友并不多,也不再伴随着烟花爆竹声,但父母并没有放弃“行大运”。我们不再是挨家挨户的拜访,父母喜欢在这一天带着我们逛上一次公园,偶尔也会去登山望远。每逢新春,公园总是格外的热闹,这里摆满了各式的小摊,吃喝玩乐,样样齐全,勾人得很。我喜欢缠着父母玩上一些小游戏,拿着一些小礼品再继续“行大运”。这时的行大运虽已不再像从前,但仍然代表着我们民族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与期盼,是我们对于新年好运、发财的朴实愿望的反映。

一年今日始,一年前事空,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文/黄璐璐 审/吴雨儿 核/钟棵 发布/何嘉怡)


上一条:故人新岁,焰火灼春
下一条:迎新春,辞旧岁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广西就业网

右江民族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城乡路98号||邮编:5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