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我校公布第十五届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民族团结之花”评选结果,我院教师林菲凭借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及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突出贡献,荣获教职工“民族团结之花”称号。作为壮族青年教师,她是怎样解答“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教育实践”这一问题的,记者对林菲老师进行了专访。
林菲老师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对教育事业与民族文化有着独到且深刻的理解。当被问及壮族文化对教学的影响时,林菲老师表示,壮族文化中的“尊师重教”和“团结互助”理念对她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并解释道:“壮族文化中的‘尊师重教’理念让我始终把育人责任扛在肩上,而‘团结互助’的传统则推动我在课堂上构建协作共同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他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谈及获奖意义,林菲表示:“这份荣誉既是对教学实践的激励,更是对民族教育价值的肯定,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支持。”她强调,教师应肩负双重使命——既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需搭建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互鉴的桥梁。
对于未来规划,林菲老师明确将聚焦两方面:持续将壮族尊师重教、团结互助等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为民族地区培育更多人才;同时通过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途径传播壮族文化,助力构筑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此次采访展现了一名基层教师对民族教育的坚守。从构建多民族学习小组到将团结互助理念融入课堂,林菲老师始终践行着“教育促进团结”的初心。正如她所言:“当不同民族学生在协作中共同成长时,我看到了民族团结最生动的模样。”这份朴素的信念,正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的育人沃土上抽枝散叶。
(文/吴金莲 编/黄武威 审/汪思彤 核/李常应 发布/吴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