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届校运会,赛道上飞驰而过的身影在越过终点前摸出一副墨镜,露出肆意上扬的嘴角,张扬地指着赛道外的某处。随着咔嚓声响起,记者的快门让这一幕成为经典。

4号为陈可怡
这是我院2022级预防2班陈可怡在女子100米决赛上的夺冠瞬间。她势如破竹,以势不可当的姿态拿下女子100米、200米的两枚金牌,夺下校运会首金,在校园引起广泛讨论。记者走近陈可怡,为大家揭开冠军的神秘面纱。
记者收集了许多同学们最想知道的问题:陈可怡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要在终点前带上墨镜呢?她的手指的另外一方是谁呢?她这样回答:“这是我和一个学姐去年开玩笑留下的约定,去年食言了,所以心里觉得有点小遗憾,今年就想圆圆满满地补上。至于我手指的方向,是我的朋友们在的地方,墨镜也是她们帮我向学妹借的,很感谢她们愿意一直陪伴我。”
点进陈可怡社交软件的个人背景栏,第一眼就能看见有“女枪王”之称的沈梦可的照片。一身军装的短发女生,神情严肃,一手扶着狙击步枪,一手抬起做了一个“ok”手势,第二眼就是带有“东部战区”水印的视频截图,图中只有一句“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毫无疑问,陈可怡有着一个军旅梦。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她曾两次报名参军,却遗憾落选。她以和平作为对世界的期许,虽然她的命运并非走向军旅,但是维护和平的信念却滋生绵长。
既已选择成为医学生,陈可怡又有了新的榜样——钟南山院士。她说,钟院士不仅是医学泰斗,还是体育“猛男”,不仅仅在呼吸病学领域处于探索者前列,而且在大学期间破了大运会400米纪录,80多岁仍保持锻炼习惯,实在是让人心生向往。这是符合她的人生轨迹的选择,自中学时代起,她就是校田径队的成员,在北海市参加了两届市运会,跳高、跳远、跑步都是她的长项,对于速度的追求,让她崇拜起苏炳添的“圆月弯刀”,跑道既是她的战场,也是加冕之地。
但是,以这样自信、肆意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运动员陈可怡实际上却是一个内心柔软、喜欢看书写字的人。记者团有好几份关于她的采访素材,但是每一份素材都能看见陈同学谈起她的校篮球队经历的记录。她把校篮球队认识的所有人当作志趣相合的朋友,在感谢语上,教练和队友永不缺席。她说:“李刚刚教练教导有方,让我的身体素质水平提高不少;而我的队友和我则因时常一起训练,一起吃饭变得团结友爱,虽然现在我和她们不在一个校区,但也会在某个社交软件上拍照分享彼此生活。而在校运会期间我们都是彼此的助理,没有项目的队友会陪同参赛的队友并帮忙拿衣服拿鞋子,陪跑或者在终点加油助威。”情谊在匆匆流逝的时间里渐渐深刻,再回望一开始她的回答,或许陈同学想圆满的不是校运会上的成绩,而是青春的每一个遗憾。
在采访的最后,陈同学还表示自己对于记者的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她爱看《孽子》《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外婆的道歉信》,文字让思考者的思想存续,记者则是直面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灵魂,这样的独特吸引着她想要探索记者这一行业。
(文/陈方云 图/吴 宇 编/韦昌翰 审、核/李常应 发布/覃佩香)